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滨城法院参加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4日

  6月4日,滨州法院环境资源新闻发布会在滨州中院举行,滨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袁晓燕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滨城区法院在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感谢您对滨城区法院工作的关注。近年来,滨城区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不断加大环资审判工作力度,积极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实效,专业审判助力环境保护。滨城区法院环资法庭成立以来,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133件,判处犯罪分子31人,没收违法所得299.74万元,追缴生态环境修复费、损害赔偿金1239.07万元,以严格公正司法助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擦亮了滨州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颜值”。其中,2024年3-4月集中审结邰某等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王某等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刑事案件2件,邀请辖区群众、高校学生代表等旁听庭审,切实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坚决守护生态保护红线。2023年,我院环资法庭被评为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一名法官在全省法院技能竞赛中获评十佳业务能手。

  二是优机制,健全环境保护联动体系。我院与检察院、司法局、河务局、水利局等8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召开联席会议5次,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治,凝聚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与上级法院、滨城黄河河务局共同设立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与宣传基地、黄河巡回法庭2处,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战斗堡垒作用。环资法庭审结土地类纠纷案件64件,涉及土地3308亩,标的额3 193万元。该批涉土地类案件的妥善审理,不仅有效化解了城乡居民及相关企业土地纠纷,更为城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起到了为群众解忧、为土地松绑、为产业助力的良好效果。

  三是抓前端,推进生态保护源头治理。打造“法庭基地+巡回审判+现场普法”的法治宣传模式,依托黄河巡回法庭、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与宣传基地,开展巡回审判、流动审判23次。2023年4月,某居委会与周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在黄河巡回法庭巡回审判,村书记及村民代表10余人参加,起到了很好“以案释法”效果。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多元法治宣传格局,接受海报新闻环保专题访谈,推出天平之声环资审判专题节目,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广场、公园和黄河沿岸等开展法治宣传 20余次,让老百姓切实认识到鸟不能乱抓、水不能乱排、树不能乱伐。

  下一步,滨城区法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针对在环境资源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提出司法建议。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联动体系,深化绿色发展、系统保护的环境保护理念,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17路956号 电话:0543-8109666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