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法庭:以暖心服务化解滞销困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9日 | ||
山海天法庭:以暖心服务化解滞销困境 眼看冷库里积压的二十万海产“紧俏货”,随着时间流逝,价格一路走低,被告老于向前求售无路,向后欠债难还。正当老于焦头烂额之际,没想到原告老张却给找来了销售渠道——这是东港法院山海天法庭里正在上演的真实“翻转剧”。 壹 陷入僵局,海产品滞销引发纷争 2024年秋天,被告老于从原告老张处购入价值20余万元的海产品,因市场波动、销售渠道不畅导致货物积压,尚欠十余万货款未付,老于向老张出具了欠条,老张多次催收无果后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法官原以为又要上演这类案件中司空见惯的“老赖”戏码,没想到被告老于主动联系法院,“我不是想赖账,实在是货压在冷库没钱周转。别人还欠着我钱,希望能调解,给我点缓冲时间,我一定好好挣钱,把钱还给他!” 一时间法官陷入了沉思:一方面,老张提供了欠条、催款记录等证据,证实老于已欠款多时;另一方面,经调查,老于所述属实,货物滞销导致其缺少运营资金,如果一判了之,不仅会伤了友情,后续执行也困难重重。 为助力双方重拾信任、挽回合作关系,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法官决定组织双方到庭调解。 贰 调解破局,诚信搭桥引导互让 “他难我也难,他老不还钱,叫我咋相信他呢!”说起这事,老张蹙起了眉头。 “老张,我们合作这么多年了,要不是实在周转不开,我也不想走到这一步……”老于的叹息声中透着无奈。 “老于,人失信,永远难以挽回,虽然暂时经营困难,但你也应当尽力筹集资金,逐步把欠款分期还上呀,只嘴上说还钱,没有行动,如何让人家相信你呢?” 调解过程中,法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为切入点,分别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张老板,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你和老于合作多次了,过去老于一直是讲信誉的吧,就是这次老于也及时写了欠条,还主动打来电话希望和解,他现在是遇到了难处呀!” 老于满面羞愧,不停说着对不起,但又因担心自己还不上钱,迟迟不敢明确分期履行数额,“法官,我愿意先还一部分,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和老张说。” 原告老张也敞开心扉,“当初选择诉讼实属无奈,但老于过去合作信用良好,若能先还一部分,我愿意让步。” 叁 伸出援手,合作互利实现双赢 “这就对了,老伙计噶胡这些年情谊难得呀,这次老于经营遇难题,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再度携手,或许能实现双赢呢?” 双方被法官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充满温情的司法作风所打动,关系逐渐缓和,拾起往日情谊,商议起了这批货如何处理。 “张老板,您这边有熟悉的客户能救救急吗?”法官试探着问到。 “我记得老于有批货是八爪,巧了,最近正好有个问的,我这就打电话问问他还要不。”老张爽快答应,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当庭拨打生意合作伙伴电话询问其是否需要被告仓库中的海产品,在得到对方同意后将联系方式提供给老于,老于及时沟通对接,约定三日后将积压海产品快速清仓。 基于此,双方达成分期还款调解协议:老于在收到首笔销售款后立即偿还3万元,剩余10余万元分10期按月支付,老张主动放弃利息诉求。 三日后,老于将库存海产品成功销售,并第一时间将所有销售款按约转入老张账户,老张考虑到老于经营需要,亦向法院提交了解除冻结老于银行账户的申请书。 老于怀着感激之情,主动给承办法官打来电话:“多亏张老板帮忙止损,法院给我们留了喘息空间,接下来到了旺季,生意慢慢好起来,我一定好好经营,按期足额履行!” 谈及此案,承办法官感慨道:“我们不仅要依法裁判,更要善于激活当事人内心的善意,当原被告从对立走向互助,这就是对‘友善、和谐、诚信’最生动的司法诠释。” 小编说案 这场调解恰似一则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从剑拔弩张到携手共进,充满了司法智慧与人性温暖,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演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具象表达,东港法院正以这样的司法智慧,在黄海之滨书写着“枫桥经验”的蓝色篇章!” |
||
|
||
【关闭】 | ||
|
||